拉菲罗斯柴尔德爱汝是一款百分百马尔贝克葡萄酒,调配所用的葡萄源自棉多萨产区的最优风土。“爱汝”(ARUMA)为克丘亚语,是棉多萨地区土著印第安人的语言,本意为“黑夜”:因为安第斯地区的夜晚黑得浓密异常,再加上山间纯净的空气,葡萄酒就拥有了这一片风土丰富、独有的特点。
拉菲罗斯柴尔德爱汝
棉多萨产区

年份
-
年份 2020
- 马尔贝克 100%
从很多方面而言,2020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。2020是近50年来采收得最早的一个年份!
安第斯山脉脚下经历了一个温和且漫长的冬季,颇为干燥。阳光明媚的春季迎来一场早到的芽期和花期。
晴朗的天气主导了余下的整个生长季,降水量低。
这年热得不正常,特别是3月,让我们获得了一个有史以来最早的年份。所有葡萄的酚类化合物在很短的
时间内就达到了成熟状态。采收期间的无雨天气,让葡萄在极好的条件下被运至酒窖。
采摘于3月10日始于阿塔米拉地区,最后于3月26日结束于圣巴勃罗。品酒笔记(灌瓶时)
酒裙浓郁,呈深红宝石色。
香气纯净,表现力强,释放出紫罗兰、黑果和淡淡的薄荷味。口中,这款葡萄酒圆润、精美,单宁柔和,
展现出蓝莓、黑莓和黑醋栗的饱满风味。十分平衡,余韵持久不绝。 -
年份 2019
- 马尔贝克 100%
冬季气温与往年相符,但抽芽时间略偏早了几日(马尔贝克为10月5日)。此外,花期、坐果和转色期都
与预期的时间相符。幸运的是,好天气主导了整个生长季,几乎没有什么降水,尤以3月最为明显(16毫
米,历史平均值为30毫米)。这些典型的天气状况(白天晴朗、干燥,昼夜之间温差大)让葡萄和单宁缓
缓地成熟起来,有助于葡萄保留住优秀的清爽度。采收始于3月25日,结束于4月22日。品酒笔记(灌瓶时)
深红色,香气扑鼻而来,可以感受到白花、红果和樱桃的芳香。口中,葡萄酒清爽、果香,还在酸度、单
宁与柔和感之间搭建起一种宜人的平衡度。余韵悠长、精巧。 -
年份 2018
- 马尔贝克 100%
安第斯山脉脚下,这年的冬天尤为寒冷,之后的春日阳光明媚,有助于萌芽和花期的顺利展开。
然而,2017年10月13日夜里的寒流影响到一些田块的坐果,导致每串葡萄上的果实颗粒数量有所减少。幸
而,好天气主导了这一葡萄生长季其余的日子,降雨极少,整个三月更是滴雨未降。
门多萨典型的天气条件带来阳光四射又干燥无雨的白天,此外,2018年的昼夜温差尤其明显,让葡萄和单
宁在逐渐且缓慢地成熟的同时,还保持了醒人的清爽感。虽然我们位于高海拔的葡萄园于2018年3月25日
再度遭遇低温,但葡萄藤们成功抵抗住了这一轮打击,成熟期亦是得以继续迈进,从而收获到近十年里品
质最为拔尖的葡萄。品酒笔记(灌瓶时)
葡萄酒身着深红色的美丽酒裙,泛着紫色光泽。香气迷人,释放出紫罗兰、樱桃和红果的芬芳。
口感清新又优雅,在果香和柔和的单宁之间展露出惊人的平衡度。余韵悠长又精致,清爽感久久不散。 -
年份 2017
- 100%马尔贝克
2017年份芽期的降水量略高于均值(188毫米,往年为102毫米),温度与往年大同小异,但是,一场霜冻于10月21日袭击了葡萄园。夏末时分,2月的夜晚比往常高出了4度。
这一现象,加之一整个季度的干燥天气,让收获期提前了2到3周。葡萄中的酸度与糖分达到了平衡,马尔贝克单宁之中的一种传统柔润感成为本年的标志。品酒笔记(灌瓶时)
酒裙呈深红色,泛着淡淡的紫色光泽。从酒中释放出李子和红果香。
口感清新、优雅,单宁、酸度和酒精度之间展现出惊人的平衡感。余韵悠长、精美。这无疑是一款适合众人分享的迷人美酒。
侍酒温度:15到17°C -
年份 2016
- 100%马尔贝克
抽芽时的温度奇低,是棉多萨近十五年来最低的气温。收获的葡萄在酒精度、高酸和芳香之间支撑起出色的平衡。2016年份是优雅与独特的结合体。
优克谷:从发芽开始直至1月底,天气保持着凉爽、多雨的状态,将生长期推迟了近一个月的时间。幸而,天气状况在2、3月份时有所好转,温度宜人、白天干燥,与当地正常条件相吻合。
第一区:第一区的天气状况,尤其是在温度方面与优克谷大同小异。阿格雷洛和拉库布蕾地区的土壤与阿塔米拉地区(优克谷)相比,粘土含量更多,也更深厚。这里的采收时间更长,与优克谷的采收基本同步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
呈深红宝石色,揭示出红果的芳香,让人想起熟李子、樱桃和覆盆子的香气,还有淡淡的香料感。口感清新、多汁,这是在酸、柔和单宁与酒精之间达成出色平衡度的体现。余韵悠长、精致。
-
年份 2015
- 100%马尔贝克
季初的特点是降水高于均值,而气温较低,阳光较少。天气因素的这一组合方式在棉多萨还是较为罕见的,但对葡萄酒的品质而言至关重要。葡萄酒因此被赋予了更高的天然酸度,香气也更为清爽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身着紫红色酒裙,香气中弥漫着李子和成熟红果的芬芳。口感平衡,显露出一种出色的酸度。单宁优雅、甘美、圆润,这是马尔贝克的典型特征。余韵悠长、精美。
-
年份 2014
- 100%马尔贝克
采收在两个产区内进行。
第一区:因九月第三周的气温较低,标志着生长期伊始的萌芽开始得较晚。十一月初,马尔贝克进入花期盛开时节,名为“风之子”(Zonda)的热风引起葡萄花的脱水和落花。2014年1月的特点是高温持续多日(比往常高出1°C),再加上1月无雨,这些条件导致转色期前缺水,最终的葡萄果粒也随之变小。2014年2月的降水是近12年来最充沛的(172毫米)。我们因此较为忧心采收的品质。幸亏三月的天气条件很好。尽管天气无偿,我们还是收获了在品质方面极优的果实。然而,产量却未达标,我们在有些地方的损失达18%。
优克谷:一月极度干燥(仅有9毫米的降水)且普遍较热(比通常高1°C)。二月雨水丰沛(123毫米),气温低于往常(比平均值低2°C)。幸运的是,三四月份的天气状况不错,尽管湿度高于以往。四月最后两周内有三天的气温略低于零度;不过幸亏葡萄未受到影响。总体而言,单位产量比2013年的收成低了15%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
深红色酒裙,泛着藕荷色光泽。香气蕴含成熟的红色果香,还有李子香与花香。口感平衡,具有不错的浓度,单宁柔和,还有马尔贝克典型的圆润感。余韵悠长、精妙。
-
年份 2013
- 100%马尔贝克
爱汝是一款纯马尔贝克葡萄酒,是棉多萨几片最优秀土壤的结晶。葡萄种植在两个谷地:第一区(First Zone)和优克谷(Uco Valley)。
优克谷:这一地区经历了一个正常且略微偏干的生长季,降雨量为38mm,低于平均值(255mm对比293mm)。冬季和春季比往常更为湿润,季末时非常干燥,二三月间滴雨未落。气温在正常值内。这是马尔贝克的一个大年,芽期和结果都非常好。
第一区:在阿格雷洛(Agrelo)和拉库布蕾(Las Compuertas)地区,这年的马尔贝克非常优秀。整个季度的最大特点就是雨量均匀:十二月和二月非常干燥,几乎无雨;一月非常潮湿,降雨量达87mm。春季气温较高,随后的一月份较为清凉,二月温暖。昼夜温差与2012年很相似,对果实的浓郁度与着色非常有力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深红色酒裙,泛着紫色光泽。
红果、李子、草莓和紫罗兰的香气跃然而出。
口中香味浓郁,单宁圆润且柔顺如丝。
余味悠长、精致。 -
年份 2012
- 100 % 马尔贝克
2011年9月和10月,在植物生长周期开始时,平均气温为20°C,而且降雨较少,这有利于出芽和座果。12月份,平均降雨量高于往常,推迟了一点果实的成熟。
从2012年1月开始,气温已升高,白天的高温和夜晚形成对比,夜里的温度达到历史最底。我们记录到的温差最大为-15°C。这样的天气条件可使果实有更为多样的香味,含糖量高并且酸度合适。
生长季后期,白天高温持续并且没有降雨。我们收获了如此成熟美丽的葡萄,并且色泽很浓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这款酒呈深红色并具有藕荷色光泽。我们可以闻到明显的红色水果、李子、草莓的香味,并夹杂着香草和紫罗兰的清香。入口浓郁,单宁柔和、圆润,并回味持久。有着不错的集中度,还具有良好的结构感。
-
年份 2011
- 100 % 马尔贝克
2010年的冬季非常干燥。初春天气温和干燥,直至11月9日,在这天,一股不同寻常的强劲霜冻袭击了该地区,为一些地点造成了严重损失。12月和1月份天气热,但少雨。3月初就开始降雨,缓解了干旱。从此时起,直至4月份收获,天气相对凉爽,降雨量非常少。这对马尔贝克葡萄的成熟非常有利,让果实达到了相对浓郁的芳香程度,并且在酸度、单宁成熟和含糖量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葡萄酒在鼻中爆发出了红果香,如草莓、覆盆子和李子,还有紫罗兰和甘草的芳香。非常微妙的香草和巧克力韵味前来补充着芳香的整体感觉。口感圆润、柔和,有着很优秀的浓度。这款酒可以现在马上品用,也可耐心等待2-3年。
-
年份 2010
- 100 % 马尔贝克
本年度温度、雨量、风速等气候条件稳定良好,并无任何天灾发生。春天凉爽干燥,对马尔贝克葡萄的成熟是再好不过的。1月底葡萄开始成熟一直到3月中,气温保持高热稳定。3月中后气温开始转凉,甚至比平均温度低,所幸并无霜害。大致上,如此的气候条件可以让葡萄达到十分理想的成熟度。因此,马尔贝克葡萄果粒生长密集,利于采收,并带有新鲜红果香,其风味甚至较往常更优雅,并散发着较浓的花香。
品酒笔记(灌瓶时):
酒液色泽红中泛紫。酒气中成熟的红果、覆盆子、草莓和紫罗兰的芬芳交错飘溢并夹杂着淡淡的香草和巧克力的香气。此款酒可于立即品酌或再经过2、3年的陈酿。